2010年度工作总结及2011年工作计划

浏览次数: 作者:张勇 发布时间:2011-05-07 00:00 字号:

务实创新 瞄准目标 努力打开园区建设的新局面
———2010年度工作总结及2011年工作计划


    淮北临涣工业园自今年8月底筹建以来,在加强和完善自身建设的同时,就如何规划、建设管理好工业园区,迅速开展调查研究,加快推进系统规划,积极寻找园区建设的切入点和招商引资的突破口,奋力开好局、起好步。重点抓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实施规范化管理,不断加强自身建设
园区筹建初期,工作千头万绪。管委会一班人团结协作、积极进取,抓住主要矛盾,强化自身建设。一是着重加强制度建设。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了机关考勤、财务管理、车辆管理、公务接待、招商引资等10余项涵盖机关管理各个方面的制度体系,实现以制度管人,靠制度理事的运行机制。二是着力加强信息网络服务,提高管理运行效率。启动了电子政务系统,基本实现了办公自动化。开通了临涣工业园管委会门户网站,全方位介绍临涣工业园的建设发展,推介招商项目,寻求合作伙伴。三是不断加强招商引资宣传力度。利用《淮北日报》开辟淮北临涣工业园区专栏,全面介绍我市煤化工产业发展战略,提高临涣工业园知名度和影响力。四是着力提高员工管理服务水平。采取多种措施,以创建学习型机关为载体,全面提升业务和行政管理能力,以适应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的新要求。
    (二)、广泛开展调查研究、确立园区建设发展目标
为科学编制出产业定位准确、功能布局合理,发展空间广阔,具有前瞻性的临涣园区发展规划,管委会成立伊始,随即与市委办、市政府研究室联合组成考察调研组,先后赴宁夏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内蒙古鄂尔多斯大路煤化工基地、山东鲁南煤化工基地、河南永城市煤化工产业集聚区等地,对全国重要的能源和煤化工基地的项目建设及园区管理情况进行考察学习。通过为期近一个月实地调研、座谈讨论,结合我市煤化工产业发展实际,撰写了《加快临涣工业园发展、打造转型崛起核心板块》的调研报告。报告提出了临涣工业园的总体要求是:立足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以培育千亿煤化工产业为目标,以构建煤化工生态产业链为重点,以重大项目和龙头企业为支撑,以扩大合作和招商引资为抓手,以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为动力,统筹发展质量、发展速度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积极探索精细化、规模化、集约化、一体化的特色发展之路。目标任务是:到2015年,园区规划区范围内煤炭、电力、煤化工等实现销售收入500亿元以上,完成全市煤电化“千亿板块”目标60%以上;财政收入突破2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200亿元以上。到2020年,实现工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元大关,财政收入突破4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400亿元以上。发展定位是通过5至10年的努力,以10.4平方公里的临涣园区和10平方公里的南坪园区为主体,着力打造“五区”,即:全国重要的煤电化产业集聚区、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体制机制创新试验区、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淮北市南部中心区。以上三个方面的意见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肯定。
    (三)、高起点编制工业园规划,加快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
为科学编制临涣工业园建设发展规划,按照市委、市政府对规划院所“资质一流、水平一流”的选择要求,委托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编制临涣工业园100平方公里区域发展战略规划,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编制了50平方公里总体规划和20.4平方公里控制性规划以及两个专项规划。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规划专家组已于11月底完成规划前期调研和资料收集工作。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将于12月中旬来淮开展规划调研和资料收集工作。两项规划成果将在明年2月陆续提交专家评审。
在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中,一是申报园区中路7.5公里主要干道改扩建项目,计划总投资4700万元。二是征集园区入口标志设计方案。为树立临涣工业园形象,分别在管委会网站、《淮北日报》和《淮北广播电视报》发布招标公告,有来自北京、广东、杭州、南京、合肥等十多家单位报名参与。年底前完成方案评选。三是协调解决临涣办公用房。工作前移,现场协调解决园区企业建设和生产中出现的问题。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临涣工业园拉开建设帷幕的第一年。按照园区建设“一年打基础、两年见成效、五年大发展”的总体目标,立足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围绕2011年具体目标,切实做好规划、融资、项目、共建和服务五项工作,为园区今后发展打下厚实的基础。
2011年具体的发展目标是:实现区内销售收入41.4亿元;实现税收1.03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10亿元;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8.5亿元(其中工业投资8亿元),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一)、切实做好规划,引领南部产业板块的崛起
园区要发展,必须先谋后动,规划先行。大手笔、高起点编制园区发展规划,以规划引领我市南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一是认真做好南部中心区区域发展战略规划。临涣工业园位于我市南部,坐落于矿镇交织、人口密集区域,充分利用中咨公司智力、技术优势,分析研究区域竞争力、区域带动力和影响力,从战略高度勾划出发展主题、发展重点和战略步骤。二是认真编制好总规和控制性规划。按照远近结合、总体规划展望和起步区详细控制结合、化工产业和社会事业同频共振、协调发展的基本思路,协助好中国城市规划研究院,上半年全面完成临涣工业园50平方公里总体规划和20.4平方公里控制性规划。三是认真编制好各类专项规划,在战略性、总体性和控制性规划完成的前提下,有计划委托专门的规划咨询机构,编制道路交通、环境保护、产业发展、电力、给排水等5—10个专题规划,从而形成一套完整的系统规划。
   (二)、切实做好融资,推动基础设施大建设
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提高园区承载能力的重要手段,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解决和破解发展中的资金瓶颈,必须增强自生力,引入外源动力、积极探索和构建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渠道市场化的路径。一是成立园区投资公司,融集金融和社会资金,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地开发结合,实现滚动发展;二是积极推动建立市县专项发展基金,争取每年列入市县财政专项建设资金不少于5000万元。三是通过BT、BOT等多种灵活方式融集资金。四制定相关招商引资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参与公共基础设施及标准厂房、仓储设施、生活保障设施等项目建设。五是抢抓国家扩大内需的政策机遇,对园区基础设施项目进行打捆包装,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同时,协调交通、水利、林业、电力、通信等部门,把园区内道路、供排水、绿化、电网、通讯等纳入部门工作规划、年度计划,予以重点推进。2011年力争完成7.5公里基地北路全面升级改造,争取启动污水处理以及配套管网等基础配套设施。
   (三)、切实做好项目,促进产业的优先发展
临涣工业园的发展,项目是关键。因此,加强项目库建设,编制出主导产业明确、配套产业完善的项目十分必要。一是全力推动年产220万吨焦化二期、2 x 30万千瓦中利发电二期早开工、早建设、早见效。充分发挥投资企业主体作用,引导各股东抓紧做好项目前期工作,主动配合临涣煤焦化公司、市环保局跑省跑部,争取环评尽快评审通过,加强与金融部门的沟通与合作,筹备组建淮北临涣工业园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筹备组建贷款公司等,多种途径解决发展资金问题;二是全面谋划和编制煤化、煤电下游加工项目以及生产型服务业项目建议书,谋划煤制烯烃、焦油、粗笨精加工、多晶硅及光伏产业,以及煤炭博物馆、规划展示中心、煤化工技师学院、科技创业中心、基础设施建设一大批服务业项目。全年计划推出20个重大项目,200亿元投资计划。三是迅速启动招商引资计划。加快引进技术含量高、投资体量大、牵动能力强的项目。重点调研项目发展动态、成功案例,有针对性解决招商引资的途径和方法。选择重点行业、重点区域,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园区产业影响,寻求项目线索。计划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研究和制定电力合作、化工延伸的具体方案,推进项目实质性的成长。
   (四)、切实做好共建,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市县共建、责任共建、和谐共建是临涣工业园体制的一个创新点,也是关系临涣工业园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要实现园区共建共管共享目标,一是必须在市县共建的体制上求创新。在组织保障上,成立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为正副组长,市直相关部门和濉溪县、淮矿集团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园区建设领导小组,协调解决园区建设中财税、投资、土地征迁、社会事务管理等的重大问题。在政策保障上,尽快出台《关于加快临涣工业园发展的决定》。成立园区财政管理机构,维持新增税收市、县分成体制不变,园区内税收市级分成全额返还园区使用。二是必须在责任共建中求创新。在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上,市县共同设立发展专项基金,市县按照比例每年安排5000万元资金,用于园区基础设施;在建设融资上,市县按比例提供担保;在社会社务管理中,园区内社会事务的管理仍由县负责。三是必须在和谐共建上求创新。建立考核奖惩机制,市县分别设立专项奖励资金,对园区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予以奖励,同时作为组织、人事部门考核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
   (五)、切实强化自身,锻造一支善于服务的队伍
一是加强组织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实行全员竞争上岗和轮岗交流,优化干部队伍的结构,切实增强活力。上半年,在市、县、区范围内选调、招聘一批责任心强、素质较高、乐于奉献的年轻同志到园区工作,二是创建学习型机关、加强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建设现代煤化工产业,是园区的每个同志面临的一个新课题,要担当建设管理临涣工业园重任,就要具有扎实的业务基本功,要先知而后行。在创建学习型机关活动中,组织全体干部职工,认真学习煤化工产业的基础知识、生产流程、生产技术,掌握煤化电循环发展的最新科技动态和前沿理论,树立一心一意谋发展,扎扎实实干事业观念,增强发展责任感、使命感和荣誉感。三是加强制度化、规范化建设。根据园区工作特点,进一步修订完善机关各项制度,建立健全岗位目标绩效考核奖励机制。根据形势任务的发展要求,在招商引资、信息工作、信访接待、网络安全等方面建立新的规章制度,为规范化管理,规范化服务奠定基础。

                
二O一O年十二月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