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煤化工基地2023年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
淮北煤化工基地2023年预算绩效管理工作
开展情况汇报
2023年以来,淮北煤化工基地始终认真贯彻上级部门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指示精神,以实际行动践行“一改两为五做到”,把“找差距、改作风、强担当、争先进”作为重要抓手,不断完善工作机制,狠抓工作落实,积极稳妥地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加快构建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为推进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一、 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1.强化组织领导。淮北煤化工基地高度重视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将绩效考核工作列入基地年度重点工作,明确基地财政局具体负责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组织协调,同时落实专人负责制。
2.强化事前评估。事前评估是合理预算的起点,是从源头上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的重要参考依据。基地在编制2024年部门预算中,要求各部门对重点项目开展事前绩效评估,并将其作为财政预算审核的重要依据。
3.绩效评价管理。依托预算一体化信息系统,对2024年初步安排预算的20个项目实施全覆盖绩效目标设定,涉及资金2.7亿元,对绩效评价不理想的项目,及时调整支出安排。同时将抽选基地2023年重点项目进行绩效评价,包括环保管家等项目。
4.业务培训情况。为贯彻落实《中共安徽省委 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皖发〔2019〕11号)文件精神,扎实推进淮北煤化工基地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纵深开展,煤化工基地财政局组织人员认真学习相关文件精神,尤其是《中共淮北市委 淮北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淮发〔2019〕12号),确保预算绩效管理能在全园区稳步推进,强化局室负责人“用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预算绩效管理理念,进一步充实业务知识,提高预算绩效评价水平。
二、存在问题
1.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建立存在困难。截至目前,基地管委会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参照市相关制度开展,尚未出台适合本区的制度框架与指标体系,体现项目效果的个性指标设置难度较大,还不能满足工作开展的需要,不利于后期预算绩效评价工作开展。
2.尚未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监控管理。煤化工基地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刚刚开展,尚未建立完善的预算绩效监控体系,不能全范围进行预算绩效监控,不能及时有效的整改纠偏。
3.预算绩效评价管理尚未实现全覆盖。基地2023年预算绩效评价尚未实现全覆盖,仅选择园区规划等重点项目开展绩效考核,离相关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4.绩效评估结果运用有待加强。因开发区工作特殊性,相当部分项目支出具有突发性、应急性,为预算绩效编制带来困难,更谈不上后期预算绩效评价结果的运用,整体有待提高。
三、下一步打算
1.加强政策宣传和绩效管理工作培训。针对上级相关政策文件做到及时转发,加大加深绩效管理的影响力,提升绩效管理工作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意义。
2.建章立制。“无规矩不成方圆”,深入学习省市预算绩效管理相关制度,尤其是向先进开发区学习绩效管理工作经验,取长补短,加快建立完善适合煤化工基地自身的制度指标体系。
3.强化结果运用。一方面将事前项目绩效评价用于指导部门预算编制;另一方面将项目预算绩效评价作为整改纠偏的依据,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