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淮北市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通知

浏览次数: 作者:新型煤化工合成基地 信息来源: 安徽(淮北)新型煤化工合成材料基地管理委员会 发布时间:2018-12-29 15:20 字号:

濉溪县、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淮北市主体功能区规划》已经市政府第17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2018年12月28日


淮北市主体功能区规划

引  言

淮北市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是国家重要能源基地,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中原经济区重要成员,淮海经济区核心城市,安徽省重要的现代煤化工基地、矿山机械装备制造基地及农副产品深加工基地。推进淮北市主体功能区建设,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实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主体功能区战略和制度的若干意见》(中发〔2017〕27号)的重大举措,对推进中国碳谷•绿金淮北战略,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引导人口分布、经济布局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促进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空间均衡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淮北市主体功能区规划》根据《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和《安徽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等上位规划要求,结合不同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强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全市国土空间划分为新型城镇化工业化集聚发展区、现代农业发展区和生态涵养区三大空间战略格局。以镇(街道)为基本单元,将全市国土空间划分为新型城镇化工业化集聚发展区、现代农业发展区、生态涵养区和禁止发展区四类主体功能区。明确各主体功能区定位、发展方向、管制原则和开发指引,梳理各县区发展重点,确定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职责,完善相关政策体系,逐步形成人口、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本规划是指导淮北市未来国土空间开发的纲领性文件和远景蓝图,是淮北市国土空间开发的战略性、基础性和约束性规划,是其他规划在国土空间开发和布局的重要依据。

本规划基期是2017年,主要规划目标到2020年,远景展望至2025年。由于规划任务更长远,在实施过程中将根据形势变化和监测评估结果,对规划内容作适时调整与修订。


一、基本情况

(一)自然状况

淮北市位于安徽省的北部,116°24′-117°03′、北纬33°16′-34°10′之间。地处苏、鲁、豫、皖4省交界处,北接萧县,“飞地”段园镇与江苏徐州市铜山区接壤,南临蒙城县,东与宿州市毗邻,西连涡阳县和河南永城市。东西宽60公里,南北长108公里,总面积2741平方公里。淮北市下辖濉溪县及相山、杜集、烈山3个区。其中,濉溪县面积1982平方公里,市区行政区域面积759平方公里。全市有18个镇、14个街道办事处,拥有5个省级开发区,其中濉溪县辖11个镇,相山区辖1个镇和8个街道办事处,杜集区辖3个镇和2个街道办事处,烈山区辖3个镇和4个街道办事处。

——地形地貌。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在15~40米之间,坡降为万分之十一。境内有相山(海拔342.8米)、龙脊山(海拔362.9米)及一些小山丘,其余为冲积平原,面积达2354.5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85%。平川广野是淮北市地貌的主要特征,以寒武和奥陶系地层形成的山丘,分两列由东北向西南延伸。

——气候条件。淮北市地处中纬度地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主要气候特征是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水适中,春温多变,秋高气爽,冬季显著,夏雨集中。年降水量平均为849.6毫米,降水量的年际变化比较大,年实际日照时间2000小时以上,呈现出春暖、夏热、秋凉、冬冷的特征。

——土壤植被。淮北地区主要是坡、残积形成的棕壤、红色石灰土、黑色石灰土,分布于低山残丘周围及山涧盆地边缘地带,总面积112.2平方公里。冲积、洪积形成的潮土—黄泛砂土,分布于山涧盆地、宿永公路(隋堤)以北平原及主要河流近岸地带,面积1082.8平方公里。冲积、洪积形成的砂礓黑土,面积1446.2平方公里,分布于宿永公路(隋堤)以南广大平原地区。植物主要为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只有现存的少数石灰岩残丘上分布有次生林,主要森林类型为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全市有野生植物800多种,其中乔木118种,灌木177种,竹类9种,藤木148种,植物类药材有571种。多数野生植物分布在相山、龙脊山等山区。

——自然资源。全市土地总面积2741平方公里,分类占比约:耕地61.27%,林地2.94%,园地1.02%,草地0.21%,城镇村及工矿用地18.49%,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9.68%,交通运输用地4.20%,其他土地2.19%。淮北市境内已发现矿产56种,已探明储量的16种。其中,煤炭资源最具优势,远景储量350亿吨,工业储量80亿吨;铁矿12处,1.03亿吨;铜矿6处,1551.5万吨;大中型水泥用灰岩8处,2.41亿吨;金矿1014.56万吨;银矿322.68万吨;建筑石料用灰岩0.247亿吨;高岭土2300亿吨。全市多年平均水资源量8.34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3.951亿立方米,浅层地下水降雨入渗补给量为4.791亿立方米,是全省各市地下水供水比例最大的城市。

——环境状况。截止2017年末,全市空气质量为良好至轻度污染,空气质量优良率为52.1%。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地下水)总取水量1166万吨,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地下水水质总体良好,监测的6个汇水区水质综合评价全部为良好(Ⅰ类)。在全市4个出境断面中,水质为Ⅳ类的断面3个,占75.0%,分别为沱河后常桥、澥河李大桥闸、浍河东坪集断面。水质为Ⅴ类的断面1个,占25.0%,为濉河符离闸断面。全市声环境质量总体较好,城市区域环境昼间噪声平均值为52.1dB(A),城市交通干线昼间噪声平均值为67.4dB(A),均符合标准值要求。


(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围绕发展转轨,产业转型,城市转向,动力转换,共建共享,全力打造中国碳谷•绿金淮北,转型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经济社会持续、平稳、较快发展。

——综合实力。2017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29亿元,比上年增长7.6%,人均生产总值41885元。全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55.8亿元,财政收入107.6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3.1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29578元和11611元。

——产业发展。2017年全市三次产业结构比例6.9:58.9:34.2。

工业主导地位日益凸显,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503.4亿元,已形成煤炭、电力等传统产业,食品、纺织等成长产业,铝基新材料、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科技、大数据等新兴产业的现代工业产业新体系。农业发展提质增效,2017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10.6亿元。粮食播种面积369.9万亩,粮食总产量118.61万吨,实现“十四连丰”。瓜菜菌种植面积和名优水产品养殖面积分别达50万亩和3.5万亩。溪瑞食品等15家农业企业在省区域四板挂牌,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产值达640亿元。服务业加速发展,全年服务业实现增加值318亿元,比上年增长8%,现代物流、电子商务、“互联网+”等服务业新业态加快集聚,濉溪县电子商务产业园、源创客孵化产业园、杭淮惠龙物流园、青龙山商贸物流园等4个园区获批省级服务业集聚区。

——城镇化水平。2017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22.8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63.61%。市区建成区面积超过82.53平方千米,市区常住人口118.35万人,户籍人口105.06万人。城市发展扩容提质,东部新城、高铁新区和南部次中心同步建设,推进“依山建城”向“环湖时代”跨越。特色小镇加快培育,美丽乡村建设扎实推进,城乡面貌显著改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稳步推进,集聚人口能力逐步提升。

——社会民生。脱贫攻坚深入推进,2017年出列贫困村15个,脱贫人口8981人。完成棚户区改造41300套,基本建成保障性安居工程27407套。全市新增城镇就业人员4.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城乡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实现全覆盖。建立40个城市医联体和2个县域医共体,实现28家乡镇卫生院、343家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以全国第三、全省第一的成绩成功跻身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22年创城美梦成真。139位市民入选中国好人榜,“好人淮北”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


(三)国土综合评价

选取可利用土地资源、可利用水资源、环境容量、生态重要性、人口集聚度、交通优势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等指标,对全市国土空间进行综合评价,是全市主体功能区划分和国土空间利用布局的重要依据。

——适宜建设用地有限,且分布较为集中。由于山体、水域、基本农田和矿产资源开采规划区四个限制性因素的叠加,淮北市不适宜建设用地总规模1970平方公里,可建设用地仅为771平方公里。扣除已建设的,未来可开发用地规模仅159平方公里,主要集中在主城区西南和东南方向,其他城镇周边少量分布。

——可利用水资源缺乏,且时空分布不均。全市多年平均水资源可利用量为4.082亿立方米,水资源可利用率为48.9%,其中浅层地下水可开采量为2.878亿立方米,岩溶裂隙水资源可开采量为0.828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398立方米,不足安徽省的1/3,全国的1/5。产业和人口北重南轻,水资源北少南多。

——环境超载压力大,水环境问题突出。全市市辖区环境容量重度超载,濉溪县属中度超载。全市以水环境容量超载为主,把淮水北调调水量考虑在内,淮北市未来水资源可利用总量约5.5亿立方米。预计市域2030年水资源综合承载能力为219万人,低于淮北市域常住人口预测的230万人规模。此外,淮北市在大气污染防治,土壤污染治理等方面也有待加强。

——生态系统整体较稳定,但局部呈现敏感。全市生态系统脆弱性和重要性低,生态系统总体稳定。重点生态功能区和生态系统脆弱区呈点状分布。东部丘陵山区、相山公园以及中央湖廊区域,属于环境敏感区和敏感点,生态重要性显著。其余大部分区域生态重要性处于中或较低水平。随着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土地和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空间减少等问题日益凸显,局部地区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严重,生态系统脆弱性高,特别是水生态系统退化已严重影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

——集聚发展特征明显,发展空间亟待突破。我市人口密度较高,2017年末为812.8人/平方公里,是全省平均水平的1.8倍。相山区人口集聚水平最高,达3543人/平方公里,人口集聚分布特征明显。全市不同地区发展水平差异明显,南北发展不平衡,北部经济发达,南部资源条件好,区县之间城镇化差异大,市辖区人口集聚度较高,濉溪人口集聚度较低。与此类似,市辖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濉溪县较低。同时,淮北市中心城区位于市域北部,向北已经直抵边界,既难以辐射南部地区,也缺乏拓展空间。

——交通持续改善,区域优势度有待提升。淮北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是安徽省北大门,皖北地区的交通枢纽,交通便利。距徐州观音机场50公里,距连云港港260公里,是安徽省距出海口最近的城市。6条国道、省道以及连霍、京福、泗许、济祁高速公路穿境而过,环城四方。符夹、青芦、青阜铁路东接京沪、北连陇海、西通京九。随着萧淮客运联络线的正式开通,淮北迈入“高铁时代”:2个半小时到合肥、南京,3个半小时到上海,4小时可达北京、杭州。但交通条件与周边的徐州、阜阳、宿州等市还有差距,整体有待进一步提升。


(四)面临形势

今后一个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是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加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市实施中国碳谷•绿金淮北战略的重要阶段,必须深刻认识并积极应对主体功能区建设面临的新形势。

1. 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更高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要求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提出要进一步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

2. 建设空间需求矛盾突出

淮北市正处于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高速发展,城镇生活空间、生产空间及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空间需求不断增加,同时历经近50年煤炭大规模开采,已造成2万公顷土地沉陷,致使周围生态环境由陆地环境蜕变为水生生态环境,由此引起的水土流失、耕地减少等问题愈加突出。濉溪县为国家农产品主产区,占全市面积72%,保障粮食安全和发展现代农业任务艰巨,必须保证农业生产空间数量质量。城乡建设空间与农业生产空间以及绿色生态空间之间矛盾日益突出,对优化国土空间格局和提高空间利用质量和效率提出更高的要求。

3. 区域竞争更加激烈

随着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面临转型换挡,各类成本大幅攀升,经济运行困难加大。产业结构仍待优化,资源性产业比重偏高,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经济增长新动力仍在培育之中,科技创新水平亟待提升。淮北市位于四省交汇区域,周边城市产业同构竞争激烈,人才和资金流失风险加剧,在区域间竞争中压力巨大。同时,受行政区划影响,城市国土空间和人口等要素体量偏小,产业集聚、城镇化建设瓶颈凸显,对高端人才、企业和产业的吸引力不足。

4. 民生改善诉求强烈

淮北市因煤而建,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城市功能持续提升,累计生产原煤近10亿吨,为国家经济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因资源开发和工业污染带来一定的生态环境治理压力。当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希望有更大的住房、更宽的马路、更大的广场、更宽敞的购物场所、更多的旅游景点,以及优质的教育、文化、医疗、体育等设施,对发展公共服务设施、改善环境质量、保障绿色空间等都提出了新的更高需求。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和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尊重自然规律和发展规律,深入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发挥主体功能区作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基础制度作用,推动主体功能区战略格局精准落地,健全不同主体功能区差异化协同发展长效机制,构建形成高效协调可持续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


(二)基本原则

1. 区分功能,有序开发

根据国土空间开发综合评价,区分不同区域主体功能和次要功能,科学划分功能区域,定位开发方向和开发方式,构成主次分明的主体功能分工体系。划定城镇发展空间、农业生产空间和生态保护空间边界,避免过度开发,控制各类建设空间无序扩张。综合调控各类空间开发要求,合理安排开发时序,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2. 优化结构,节约集约

优化国土空间传统外延式扩张方式,设定合理开发强度,统筹国土空间、产业布局和资源要素配置。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实现新型城镇化工业化集聚发展区适度集中紧凑布局,引导人口相对集中分布、经济相对集聚发展。提高空间利用效率,优化利用存量建设用地,提高单位面积投资强度和产出效率。适度集中、集约布局农村居民点。遏制和避免不合理的、低效和无序开发行为,严禁违规占用耕地和生态用地。

3. 尊重自然,绿色发展

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立足区域资源禀赋和环境容量,在资源环境承载力允许范围内进行有序开发。加强水源、河流和土壤、植被等保护,不断改善水、大气等环境质量,增强区域生态服务功能和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努力保障生态地区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完整,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4. 改善民生,协调发展

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引导人口、产业合理分布,促进各要素空间协调发展。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义务教育、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均等化,切实提高人民群众收入水平,努力缩小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差距,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三)主要目标

到2020年,全面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和制度,按照不同主体功能定位的差异化协同发展格局趋于完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质量和效率全面提升。

1. 空间结构不断优化

国土开发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更加协调,国土开发秩序更加规范,不同国土空间的主体功能突出。严格保护耕地,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优先保障民生工程、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用地,不断提高生态用地比重,逐渐减少农村居民用地面积,国土利用效率大幅提升。到2020年,国土空间开发新格局基本确立,空间治理能力明显提升。

2. 经济发展提质增效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成效显著,科技创新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动力,以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现代服务业比重显著提升,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非煤产业占工业比重提高到80%。创新成为淮北发展最鲜明的特色、最强劲的动力。到2020年,经济综合实力和竞争力迈上新台阶。

3. 城乡发展更加协调

城市综合承载力显著提升,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全面构建,城乡资源配置更趋均衡,城乡协调发展体制机制不断健全。县区经济显著增强,镇域经济持续壮大,美丽乡村建设扎实推进。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取得重大进展。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范围人口全部脱贫,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条件差距进一步缩小,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7%。

4. 生态功能持续增强

环境综合治理深入推进,生态安全屏障加快构建,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森林覆盖率提高到30%,“一带双城三青山、六湖九河十八湾”成为生态名片。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自然灾害防御能力明显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显著增强。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维护等生态功能明显提升。到2020年,生态系统稳定性明显增强,持续巩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成果,争取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

5. 体制机制加快完善

基于不同主体功能定位的配套政策体系和绩效考核评价体系逐步建全,主体功能区制度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不断创新体制机制,构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长效机制。到2020年,“多规合一”的空间规划体系建立健全,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基本建立。

专栏1  淮北市主体功能区建设主要指标

    

2017

2020

2025

   

开发强度

23.4

24.2

省下达

%

城镇空间

15930.18

22666.67(含工矿用地)

省下达

公顷

农村居民点

30347.51

29460

省下达

公顷

耕地保有量

167308

164000

省下达

公顷

粮食总产量

118.61

120

120

万吨

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0.688

0.688

0.688

 

工业化率

54.2

57

50

%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63.61

67

72

%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2128

29855

49185

万元生产总值用水量

47.6

43

40

森林覆盖率

25.7

30

31

%

重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

46

66

95

%

空气质量优良率

52. 5

省下达

省下达

%


三、区域空间发展战略与主体功能分区

(一)主体功能定位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提出了“两横三纵”城市化发展战略格局,淮北市位于陆桥通道横轴,属江淮地区、中原地区和东陇海地区三大国家重点开发区的交汇处。在“七区二十三带”的农业战略格局中,位于黄淮海平原农产品主产区,属于国家层面的重要农产品主产区。

在《安徽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中,淮北市属于省重点开发区域宿淮(北)片区,相山区、杜集区、烈山区被确定为省重点开发区域。濉溪县属国家农产品主产区,是我国重要的粮、棉、油、畜禽和蔬菜等农产品主产区,属省级限制开发区。以隋唐大运河柳孜码头遗址、临涣城址为代表的国家级文化遗产所在区域纳入安徽省禁止开发区。

在《安徽省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案》中,濉溪县属于淮北河间平原农产品提供及水土保持生态保护红线区,淮北市市辖区大部属于淮北平原北部生物多样性维护与水土保持生态保护红线区。全市生态保护红线总面积33.64平方千米,占全省红线面积1.23%。

根据国家和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等上位规划,我市主体功能定位如下:国家重要农产品主产区和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国家重要能源基地,国家有重要影响力的铝基、碳基等新材料基地,国家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样板区。全省新型城镇化和工业化集聚发展创新区,中原城市群和淮河生态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淮海经济区核心城市,苏鲁豫皖四省交汇区域改革创新高地、生态旅游和休闲度假中心。


(二)区域空间发展战略

依据主体功能定位,围绕城镇化发展、产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等关键要素,构建区域空间开发总体战略格局。

1. 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发展战略格局

构建“一主、五新、两轴、一带”的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发展战略格局。(附图3)

“一主”:即淮北主城区。该区域是淮北市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发展的核心区、高端服务业集聚区,承担全市新型工业化和科技创新中心、综合性服务中心的重要功能,在全市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发展格局中起到重要的带动和辐射作用。

“五新”:即东部新城、高铁新区、凤凰新区、南部次中心、双堆集中心镇新城。

东部新城:是绿金科创大走廊建设的重要区域,是推进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建设、现代职教高地建设、全域休闲旅游示范区建设的重要功能区。

高铁新区:是具有高速、高铁“双门户”的重要交通枢纽,是高新产业、高铁商务的集聚区,也是徐淮宿一体化发展平台及融入淮海经济圈的北门户。

凤凰新区:是主城区向西拓展、加速融入中原城市群的新平台,也是加快主城区功能疏解、推动由单一食品工业组团向综合性产业新区转型的重要功能区。

南部次中心:是皖北地区新型煤化产城融合建设的示范区,淮北都市区“南下”战略的核心增长极、濉溪县域新中心。

双堆集中心镇新城:是推进市域南部重要交通枢纽建设、促进市域协同的南部桥头堡,是绿色生态宜居新城区、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协调共享发展示范区。

“两轴”:即南北向“皖苏发展轴”和东西向“皖豫发展轴”。“皖苏发展轴”向北对接徐州,与淮海经济圈核心城市形成产业优势互补、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向南辐射濉溪县腹地,不断拓展产业与城镇空间,带动周边城镇发展。“皖豫发展轴”向西依托凤凰新区,全面打开城市西大门,加速融入中原城市群。

“一带”:即连接宿州的浍河沿岸经济带。依托浍河沿岸经济带重点镇,加快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形成以港口和码头为节点的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建设综合性临港经济区,培育具有流域特色的小镇。

2. 农业发展战略格局

构建“一圈、两带、双区”的现代农业发展战略格局(附图4)。

“一圈”: 即沿东外环路、北外环路和S101合相路组成沿线区域,打造以“智慧休闲农业”“精品农业”为重点的都市农业产业圈。重点发展会展农业、体验农业和景观农业等,以此辐射带动周边发展设施农业、高档蔬果、苗木花卉、观光农业、农产品加工、农村电商和现代农业物流。依托沿线产业、自然资源、文化资源优势,挖掘生态旅游发展潜力,加快发展乡村旅游、民宿经济。

“两带”:在宿永公路(隋堤)两侧,打造以瓜粮(菜)间套种、作物制种为重点的高效农业种植带。在东部沿山地区,打造特色优质水果种植带。

“双区”:在宿永公路(隋堤)两侧的瓜粮(菜)高效农业种植带以北地区,打造以设施蔬菜为重点的高效农业种植区,建设日光温室群,培育反季节蔬菜生产基地;在宿永公路(隋堤)两侧的瓜粮(菜)高效农业种植带以南地区,打造以专用品牌粮食和标准化规模养殖为重点的粮牧产业区,以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为载体,优化品质,增加效益,大力推广优质专用品种,促进粮食生产由数量向质量、数量、效益并重转变,推动粮食产业转型升级。

3. 生态安全战略格局

构建“一带、两翼、三廊”的生态空间格局(附图5)。

“一带”:指境内朔西湖、古乐湖(北湖)、东湖等串联湖群及其周边各类生态游憩公园绿地,是塌陷废弃地整治先行区,是生态环境修复重点区,是全市生态绿核和核心景观区。

“两翼”:指境内北部和东部山场林区(即北部的黄山—方山—相山—鹰山山脉和东部的双顶山—燕子山—大山头、茅山—塔山—虎山等山脉),该区域保留大量生物资源和规模绿地林地,承担维持生态系统多样性和提供城市自然资源生态屏障的重要功能。

“三廊”: 指境内浍河、沱河、萧濉新河三条引水干渠及河岸林带构建的清水生态绿廊,该区域是引入河南虞城、夏邑及淮河优质水源的重要通道,是全市重要的水源涵养带和生态屏障。


(三)主体功能区划分

按照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布局,基于国土空间综合评价,结合我市城镇化、产业和生态安全战略,可将国土空间划分为四类主体功能区域:新型城镇化工业化集聚发展区、现代农业发展区、生态涵养区和禁止开发区。各类主体功能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只是由于主体功能不同,因而开发方式不同,保护内容不同,发展首要任务不同,支持重点不同,其最终目标都是为了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


专栏2  淮北市主体功能区划分方案

主体功能分区

片区

范围

面积(km2

面积占全市比重(%

新型城镇化工业化集聚发展区

主城片区

相山区:东街道、西街道、相南街道、南黎街道、东山街道、三堤口街道、任圩街道、淮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老城区)

濉溪县:濉溪镇、安徽濉溪经济开发区(濉溪芜湖现代产业园)

杜集区:高岳街道

烈山区:杨庄街道

154.82

5.6

东部新城片区

烈山区:宋疃镇、古饶镇、烈山镇、安徽淮北烈山经济开发区、安徽淮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龙湖工业园区、开发区新区)

杜集区:矿山集街道

319.2

11.7

高铁新区片区

杜集区:朔里镇、段园镇、石台镇、安徽淮北杜集经济开发区

134

4.9

凤凰新区片区

相山区:渠沟镇、曲阳街道、安徽淮北相山经济开发区

90

3.3

南部次中心片区

濉溪县:百善镇、韩村镇

安徽濉溪经济开发区(安徽淮北新型煤化工合成材料基地)

375

13.7

双堆集中心镇新城

片区

濉溪县:双堆集镇

 

253

9.2

合计

27个(镇、街道、开发园区)

1326.02

48.4

现代农业发展区

 

濉溪县:刘桥镇、四铺镇、铁佛镇、孙疃镇、南坪镇、五沟镇、临涣镇

1289

47

合计

7个镇

1289

47

生态涵养区

 

朔西湖、古乐湖(北湖)、东湖,

北部、东部山场林区

125.98

4.6

禁止开发区

23个,其中省级以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个,省级以上森林公园1个,省级以上湿地公园2个,重要饮用水源地2个(具体见附录1

 

 

注:各分区面积按乡镇(街道、开发园区)面积统计,扣除生态涵养区面积,未扣除禁止开发区面积。


四、新型城镇化工业化集聚发展区

(一)区域概况

1.空间分布

新型城镇化工业化集聚发展区包括濉溪县、相山区、烈山区、杜集区的22个镇(街道)和安徽淮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安徽濉溪经济开发区(濉溪芜湖现代产业园、安徽淮北新型煤化工合成材料基地)、安徽淮北相山经济开发区、安徽淮北杜集经济开发区、安徽淮北烈山经济开发区等5个开发区(附图8),国土面积1326.02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面积的48.4%。

2. 基本特征

该区域区位和交通优势明显,工业基础较好,是我市主要的制造业集聚区,省级开发园区全部分布于区内,集聚我市大部分创新平台。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土地、矿产等资源丰富,环境容量相对较大,具有较强的集聚人口和经济能力。


(二)功能定位与发展方向

1. 功能定位

全市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的重点地区,支撑全市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全市人口的重要承载区。承接产业转移和产城融合发展的示范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2. 发展方向

——优化空间开发格局。突出规划引领,加快推进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及“多规合一”,统筹规划国土空间,科学规划工业和城镇布局,拉开城市发展框架。高标准推进东部新城、高铁新区、凤凰新区、南部次中心、双堆集中心镇新城规划建设。将东部新城建设成为高颜值的城市东大门、高科技的产业示范区、高品质的生活区;将南部次中心建设成为新的人口集聚区、经济增长极;将高铁新区建设成为创新发展的新平台、高端健康养老产业的聚集地;将凤凰新区打造成为绿金淮北建设和城市西延发展新平台、品质相山新的经济增长极、宜居宜业宜游的新城区;将双堆集中心镇新城打造成为市域南部人口、产业的集聚区,促进全市城镇化均衡发展。加快主城老城区改造力度,逐步淘汰或者置换利用水平低的工业用地,充分挖掘存量土地的潜力,改善人居环境和产业发展环境,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程度。

——推进产业集聚发展。牢固树立制造强市理念,大力发展高端制造、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精品制造、服务型制造。积极运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大力促进煤炭、电力、新型煤化工合成材料等传统产业提档升级,大力支持食品、机械制造、纺织服装、新型建材等成长型产业做大做强;大力推动碳基新材料、铝基新材料、硅基新材料、生物科技、大数据(三基一技一大)等新兴产业创新集聚发展,努力打造省内一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加快传统服务业提档升级、转型发展,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大力发展电商物流、商务服务、文化旅游、健康养老等产业,高水平建设一批服务业集聚区及示范园区。

——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总结运用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和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建设成果,打造新型城镇化建设样板。坚持“一尊重五统筹”(尊重城市发展规律;统筹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统筹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统筹改革、科技、文化三大动力;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统筹政府、社会、市民三大主体),持续推进“四创一建”(创新城市发展方式、创建城市特色风貌、创造城市优良环境、创优城市管理服务,建设现代化城市),大力开展“两治三改”(治理违法建设、违法用地和改造棚户区、城中村、老旧小区)三年专项行动,强化城市设计和特色塑造,彰显城市文化,完善城市治理机制。抢抓国家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试点机遇,深挖数据“大富矿”,促进智慧技术在各领域深度融合,不断提升治理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加快健全城市抗震、防洪、排涝、消防、交通、应对地质灾害等基础设施和应急指挥体系,增强抵御自然灾害、处置突发事件和危机管理能力。

——促进绿色低碳发展。坚持“绿金引领、拥湖发展”,广泛借鉴国内外湖带建设成功经验,高标准规划建设中心湖带,加快由“依山建城”向“拥湖发展”跨越。深入推进低碳城市试点和气候适应型城市试点建设,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规规章和政策导向,打造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产业体系,推动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推动经济实现绿色转型。实施循环发展引领计划,探索循环经济典型模式,积极争创国家级园区循环化改造试点。推进工业固体废弃物、建筑垃圾、生活垃圾、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实现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鼓励绿色消费,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绿色出行等行动,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加快推广新能源汽车。

3. 开发原则

——集约优化。实施严格的节水、节地、节能、节材标准,严格控制开发强度和建设规模。统筹规划、合理利用国土空间。

——协调发展。统筹人口和产业、区域、城乡协调发展,公共资源配置和重大产业布局向县区倾斜。

——强化承载。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生态环境建设先行,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制造业集群发展,优化城镇体系。


(三)重点功能分区发展引导

1. 主城片区

主要包括相山区的东街道、西街道、相南街道、南黎街道、东山街道、三堤口街道、任圩街道、淮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老城区),濉溪县的濉溪镇、安徽濉溪经济开发区(濉溪芜湖现代产业园),杜集区的高岳街道,烈山区的杨庄街道。发展指引如下:

——集聚发展高端产业。实施严格的准入和退出机制,加快推进老工业区搬迁改造,适度扩大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空间,打造省级服务业集聚区、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积极营造创新和创业环境,支持新业态发展,提升高新技术服务、金融服务、文化创意和科教研发等生产性服务业规模水平,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和楼宇经济。推动传统商圈提档升级,依托城市综合体,引导商圈多层次定位,错位发展,吸引一线品牌和知名企业入驻,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和辐射力的商圈。充分挖掘城市文化内涵,培育一批特色鲜明的精品旅游景点和旅游路线,推动城市旅游业发展。

——优化提升主城服务功能。构建完善、高效、区域一体的基础设施网络,围绕区域性和综合性两大目标提升城市服务能力。加快老城区主次干道、背街小巷改造升级,畅通城区交通微循环。加快城市快速路网和公共交通建设,优化市民出行方式,缓解交通压力,提高交通便捷化水平。开展电力、供热和排水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实施重点区域基础设施升级改造。适度疏解主城区非核心城市职能,控制区内人口规模,适度降低人口密度,合理引导区内人口向外围地区转移,努力优化人口分布。提高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发展水平,加强社区建设和管理,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打造和谐宜居城区。

——加快建设新型“智慧城市”。加强智慧淮北顶层设计,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信息共享应用,加大依法管理网络力度,确保政府网络和信息安全,不断推进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民生服务、教育教学和产业发展中的广泛应用,实现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城市管理由粗放型向智慧型、精细化转变。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更好地促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打造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全面提升城市现代化水平,让市民共享智慧城市建设成果。

——大力改善城区环境。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进一步提高城市污水处理能力,加快下水管网优化升级和雨污分流建设,杜绝污水直排,加快推进城区黑臭水体治理。加强机动车污染治理,强化施工、城市道路扬尘控制。扩大城市绿色生态空间,积极开展城市景观河道及其沿岸生态保护和修复,加强城市森林、园林绿化和道路绿化建设,不断提高绿地和湿地面积,构建廊、网、带、点相互支撑的生态网络体系。加强市容环境综合治理,积极推进垃圾无害化处理和分类处理,维护城市整洁、有序,改善区域环境品质。大力推广绿色生活模式和生产方式。

2. 东部新城片区

主要包括烈山区的宋疃镇、古饶镇、烈山镇、安徽淮北烈山经济开发区、安徽淮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龙湖工业园区、开发区新区),杜集区的矿山集街道。发展指引如下:

——推进绿金科创大走廊建设。坚持高标准科学规划,统筹产业聚集、新城发展、生态宜居三要素,汇聚创新资源、创新人才、创新产业,引进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提升创新动力,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努力打造省内一流国内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走廊(附图11)。制定并完善更有吸引力的人才政策,建设科创中心,集中一批研发机构、大数据中心、云计算产业、国际会议中心和人才团队等,推动产业创新、技术创新、知识创新,打造全市科技创新的策源地。聚焦主攻方向和重点领域,积极构建绿金科创大走廊产业新体系,打造引领全市创新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的主引擎。依托高新区科技创新资源聚集优势,全力打造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加快发展科技研发、信息技术、现代金融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推进现代商贸、旅游休闲、健康养老等生活性服务业发展。依托传化物流公路港、青龙山铁路无水港,积极申报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加快推进现代职教高地建设。坚持职业教育发展与技能人才培养统筹谋划,创新职业教育发展体制机制,实现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衔接和融合,推动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引导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依托淮北师范大学和职业教育园区丰富的教育、科研资源优势,加快与教育相关的配套服务设施的建设,广聚人气,进而推动东部新城文创、智慧特色的整体升级。依托区内丰富的创新要素,集聚高端创新资源,营造创新环境,激发创新潜能,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科技孵化器建设,支持搭建大学科技园、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等创新平台。

——打造区域休闲旅游目的地。依托生态资源禀赋,大力发展山水休闲旅游,打造区域山水休闲旅游核心区。依托万亩苹果基地、黄营灵枣基地和四季榴园,积极开发农业观光、亲子项目、研学基地等乡村旅游产品,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丰富旅游业态。依托长寿南山、口子文化博览园,大力发展文化休闲旅游。深入挖掘研学旅行资源,培育一批适宜中小学生寓教于乐的研学旅行基地,推动生态文化旅游产业与教育、科技、现代农业等业态深度融合发展。积极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办好石榴文化旅游节等节庆活动,加快将旅游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

——积极推进现代基础设施建设。拓展城市发展空间,集中优势资源建设东部新城,加大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设施建设力度,全面提升东部新城的承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力促东部新城尽快形成人口集聚效应,打造城市转向的新标杆。以梧桐路为中轴,构建综合交通体系,实现大走廊内外互联互通、外联内畅。加快淮北师范大学二期、市人民医院东院区、市一中新校区、花山公园、泉山原生态公园、绿金花园、全民健身广场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新湖路、望湖路、卧牛山路、青谷路等路网工程建设,完善骨干路网。东湖东岸规划建设科创中心、人才公寓,集中一批研发机构、大数据、云计算产业、国际会议中心和人才团队等。按照提升大走廊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的要求,打造全面、系统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为创新创业人员提供更加优质、完善的公共服务。加强商业商务设施、教育医疗设施、文体休闲设施建设。

3. 高铁新区片区

主要包括杜集区的朔里镇、段园镇、石台镇、安徽淮北杜集经济开发区。发展指引如下:

——构建徐淮宿一体化发展平台。发挥区位优势,增加与淮海经济核心区交流合作,积极对接徐州、宿州等城市,推进轨道交通、城市快速通道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共建共享。积极参与省际间产业分工,依托“国家火炬高端矿山装备特色产业基地” 等园区品牌优势,高水平承接产业、资金、技术转移,做好产业配套。科学谋划产业布局,优化产业结构,发展高端成套矿机装备,不断向现代农业装备、数控化高端装备、环保设备等高端装备制造方向拓展,打造国家级高端装备制造特色产业基地。

——打造高新产业融合示范区。依托淮北北站,发挥高铁优势,规划建设高铁枢纽商务区,打造高铁新区物流园。以现有产业园区为载体,推进创新要素加速集聚,着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总部经济。以创意设计、服务外包、科技中介为重点,积极引进、培育高端服务业,提高产品附加值,带动园区产业升级。建立“科技孵化+创业投资”“共性平台+创新网络”等新型孵化平台,为高成长性企业提供融资、技术合作和管理咨询等专业化服务。围绕功能定位,突出生态低碳、科技智能,嵌入综合管理、便民服务、科技环保等多种类型的公共服务和生活配套。

——加快推进朔西湖保护开发利用。坚持保护优先、适度开发、注重效益、可持续发展原则,实施低成本开发、高品质建设、大手笔运作。依托朔西湖,东西延伸、南北辐射,构建以郊野公园、健康小镇为“双心”,以高新产业融合示范区、特色文化旅游服务区和生态农业观光体验区为“三区” 的“双心呼应、三区支撑”的空间开发格局,建设“活力创新、生态优美、多元融合”的智慧型新区,打造享誉全国的郊野公园、健康小镇和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4. 凤凰新区片区

主要包括相山区曲阳街道、渠沟镇、安徽淮北相山经济开发区。发展指引如下:

——构筑城市西延发展新平台。坚持空间结构、产业功能、城市功能、生态功能“四位一体”,形成“一轴、两翼、四区”协同发展格局。即:以淮海西路为主轴,加快淮海西路沿线开发建设,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和总部经济,提升城市形象,壮大经济总量;北翼打造以绿色食品、生物科技、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核心的产业集聚区;南翼打造以教育、医疗、休闲、商务等公共服务配套为核心的生活服务区,同时启动汽车城、盛世商贸城搬迁工作,建设皖北建材大市场、汽车文化博览城两大市场。东部打造以黄里风景区为核心的休闲度假旅游区、生态居住区。加快推进以凤凰湖、大梁楼村采煤塌陷区等为重点的生态湿地保护区建设。

——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凤凰新区的根本性、基础性支撑。以安徽淮北相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基础,大力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倍增计划,做大做强绿色食品、生物科技、信息技术三大主导产业。以渠沟芳香特色小镇为示范带动,发挥凤凰山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的政策效应,延伸农业产业链,促进农业由单纯的种养生产向农产品加工等领域拓展,提高农业附加值。同步推进工业旅游、生态旅游、会展经济发展。高标准启动黄里风景区产业项目导入,推进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生等产业深度融合。

——打造宜居宜业新城。坚持老城区做减法、西部片区做加法,补齐城市发展短板。加快推进人民西路、淮海西路、西山北路等西部路网建设,同步完善供水、排水、供电、供热、供气、公共交通、污水处理等公共服务设施,推进老旧居民区、村庄和棚户区改造,谋划建设高铁西站、客运西站,不断完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高标准谋划建设综合服务中心、教育中心、医疗中心、文体中心、商贸中心、科技中心等公共服务综合体,提升服务城市、服务居民能力。全力引进文化旅游、养老保健、休闲度假等项目,打造“AAAA”级生态旅游风景区。有序实施萧濉新河、洪碱河沿线绿化美化,积极推进采煤塌陷村庄生态修复治理,打造生态人文空间。

5. 南部次中心片区

主要包括濉溪县的百善镇、韩村镇、安徽濉溪经济开发区(安徽淮北新型煤化工合成材料基地)。发展指引如下:

——打造新型城镇化示范区。抢抓国家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市和加快特色小镇发展的难得机遇,发挥百善国家级重点镇优势,培育具有居住、文化娱乐、商务商贸、科教研发、医疗卫生、休闲旅游等综合服务功能的新城区,打造经济繁荣、生态美好和充满生机的城市南部次中心。加快安徽淮北新型煤化工合成材料基地和南部次中心联动建设,实现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辐射和带动市域南部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结合采煤沉陷区村庄搬迁安置,推进棚户区改造及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项目建设,加快产城一体化步伐,引导村落集聚。

——加快特色产业集聚发展。依托煤炭资源和安徽淮北新型煤化工合成材料基地,以百万碳基新材料项目为龙头,深挖煤炭资源潜能,着力延伸产业链条,向“高科技、高附加值、低污染、低能耗”方向发展,实现对煤炭资源的吃干榨净。突出“煤一焦一化一电一建”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品牌优势,把煤化工基地培育成国内一流的化工园区、国家循环经济发展示范基地。合理利用各大矿区采煤沉陷区大量的闲置水面和塌陷地、丰富的太阳能资源、良好的电网接入系统等优势,积极引进国内行业龙头企业建设光伏发电项目。依托农产品资源优势,拓展延伸产业链,加快发展壮大食品产业集群,努力打造以食品加工业为先导、以三次产业联动发展为特色的食品加工全产业链。以百善食品工业园为平台,重点打造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集群,大力发展果蔬、肉制品等绿色食品产业。

——加强现代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全面推进铁路、公路、水路、电路、气(油)路、航路、网路建设,加强重要节点枢纽工程建设,构建贯通加密、无缝衔接、互联高效的现代基础设施网络,逐步完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建设皖北城际淮北至蚌埠、阜阳快速铁路,打造淮北南站综合交通枢纽,提升快速铁路交通水平。推进徐州一淮北一阜阳高速公路建设,加快省干道改造工程。实施“农村公路畅通工程”,基本形成干支相连、覆盖广泛、安全畅通的农村公路网络。实施浍河航道整治,加快船闸和港区工程建设,实现通江达海目标。港口功能布局进一步优化,吞吐能力进一步提高,集疏运体系基本形成。加快电网建设,基本建成城市次高压环线。建设横贯南部次中心的东西向主输气干管,建设淮北市通用机场,提升和完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宽带应用深度融入城乡,为广泛运用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构建智慧城市运营环境提供有力支撑。

——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依托柳孜运河遗址世界遗产,推进柳孜遗址风景区保护开发与利用,积极发展大运河生态文化旅游产业,打造皖北知名文化旅游景点。依托浍河,打造沿河生态文化旅游走廊,串联古运河遗址和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等高品质旅游资源。依托丰富的农副业产品资源和百善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积极开发观光农业、游憩休闲、健康养生、生态教育等服务,打造绿色生态环保的乡村生态旅游产业链。深入挖掘片区内大运河文化和古城文化等深厚的文化底蕴,塑造一批高质量的文化园和博览园,打造一批彰显文化魅力的特色小镇,谋划实施一批旅游产业项目,打造精品旅游线路。

6. 双堆集中心镇新城片区

主要包括濉溪县的双堆集镇。发展指引如下:

——推进双堆集中心镇新城建设。按照市域南部中心城镇的定位,高起点、前瞻性地统筹规划好新城的基础设施、公共配套、产业布局,承接淮北主城区部分功能,不断提升产业承载力和辐射带动力。充分发挥现有区位和交通优势,积极推进徐淮阜城际铁路双堆集站一并纳入省统一规划建设,谋划建设京台高速公路双堆集出入口,着力打造市域南部重要交通枢纽。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积极吸纳农村转移人口,高质量做好采煤塌陷区村庄整村搬迁与安置,聚合南部地区发展能量,打造宜业宜居、创新开放的现代新城,促进全域统筹协调发展。

——打造市县经济增长极。借助双堆集影响力打造“双堆集品牌”,积极发展特色农产品深加工,延长农产品价值链,打造特色农副产品加工地和集散地。以智慧经济为引领,积极发展智慧健康产业、智慧服务产业和智慧农业,打造区域新经济策源地和集聚区。进一步发掘历史文化资源,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依托淮海战役双堆集烈士陵园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打造具有较高水准的战场遗址旅游目的地。充分发挥高铁、高速公路、水运航线等综合交通优势,加快推进商贸物流一体化发展,加快构建参观研学、假日旅游、寓教于乐的精品文旅研学旅游线路,打造区域商旅魅力新城。

——构建绿色生态宜居新城区。积极推进畜牧养殖和农产品加工的绿色化改造。严格禁止超出本地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产业进入。加快拓展绿色生态空间,加强道路、城镇美化绿化。积极开展煤矿沉陷区生态修复、沉陷复垦、景观塑造。以水塑城,依托懈河、浍河等水系、结合地势、融入文化,打造区域生态绿核。


五、现代农业发展区

(一)区域概况

1.空间分布

现代农业发展区包括濉溪县的刘桥镇、四铺镇、铁佛镇、孙疃镇、南坪镇、五沟镇、临涣镇等7个镇(附图9),国土面积1289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面积的47%。

2.基本特征

现代农业发展区农业资源丰富,农业生产历史悠久,土壤肥沃,土地平坦连片,适宜规模化经营和机械化耕作。现代农业发展区是全市重要的粮油、畜禽、果蔬等农产品主产区,但存在农业基础设施依然薄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力不强、农业经营分散、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滞后等问题。


(二)功能定位、发展方向和管制原则

1. 功能定位

现代农业发展区的功能定位为:国家重要的农产品主产区和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全省食品安全示范区,乡村振兴战略资源型城市先行市和示范市。

2. 发展方向

——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全力推进农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生态振兴、文化振兴、组织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施策,针对不同镇域、不同村庄,实行分类差别化推进措施,鼓励多种形式乡村振兴模式,打造各具特色乡村振兴样板。围绕农业生产、农田交通水利、基本公共服务等薄弱环节、短板领域,持续扩大有效投入,加快实施一批高质量、带动性强的重大项目建设,不断增强农业农村发展后劲。奋力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实施贫困村“一村一品”产业扶贫行动,加快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村全部出列。

——着力提高农业供给质量。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大力发展品牌粮食生产,打造优质小麦生产基地、优质玉米生产基地、优质大豆基地和粮食作物良种繁育基地。实施质量兴农战略,开展粮食绿色增产、畜牧绿色低碳循环、渔业绿色健康养殖、特色农业绿色增长、休闲农业绿色体验等绿色模式增产攻关,增加优质绿色农产品和服务供给。加快实施品牌农业建设工程,开展“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培育品牌农产品,保护优质安全农产品,打造一村一品发展新格局。加快实施扶持龙头企业培育工程,着力培育一批高起点、外向型、具有区域竞争优势的加工型龙头企业,延伸农产品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加工深度。推进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创建,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科技园,创建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推进濉溪县争创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

——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通过保底分红、股份合作、利润返还等多种形式,让农民合理分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深入实施农业产业化发展工程,创建一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先导区。推进现代化农产品冷链仓储物流体系建设,支持粮食、供销、邮政快递及各类企业把服务网点延伸到乡村,推动“主食厨房”经营网点向农村延伸。大力推进农村电商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农村电商公共服务功能,加快农村物流快递整合,加快推进农村流通现代化。以省级特色小镇、A级休闲农业示范村为基础,串珠成链、连线成片,打造休闲旅游精品线路。发展乡村共享经济、创意农业、特色文化产业。

——优化城乡空间布局。控制开发强度,严格限制城镇发展用地无序扩张,逐步整理、减少农村居民点。在现有城镇空间布局基础上进一步集约开发,加快重点镇建设,有序引导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就业。进一步完善乡镇公共服务功能,有效改善农村环境,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构建现代城镇体系。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围绕“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的建设目标,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重点,持续深入推进乡镇建设、中心村建设和自然村环境整治,加快实施农村环境“三大革命”。科学编制美丽乡村规划,加强名镇名村和古镇传统村落保护。推进移风易俗,发挥新乡贤引领作用,推进农村文明进步。

3. 管制原则

——以农为本。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发展以新型经营主体为主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土地集约节约利用,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积极改善农村民生,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节约集约。切实保护耕地,贯彻落实《中共安徽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实施意见》,着力加强耕地数量、质量和生态“三位一体”保护。支持土地适度规模经营,进一步推动农村宅基地集约使用,全面推广现代农业技术,促进农业生产资料的节约利用。

——生态发展。积极发展节水农业,减少农业水资源消耗。推进村庄绿化和农田林网建设,实施退耕还林、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增加林地、湿地等绿色生态空间。大力发展循环农业和生态农业,发挥农业生态功能。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和环境整治,尽量减少农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加强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严格执行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和适养区的规定,强化畜禽养殖污染源头控制。


六、生态涵养区

(一)区域概况

1. 空间分布

包括境内朔西湖、古乐湖(北湖)、东湖等串联湖群及其周边各类生态游憩公园绿地;境内北部和东部山场林区(即北部的黄山—方山—相山—鹰山山脉和东部的双顶山—燕子山—大山头、茅山—塔山—虎山等山脉);境内浍河、沱河、萧濉新河三条引水干渠及河岸林带构建的清水生态绿廊(附图10)。国土面积125.98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面积的4.6%,其中东部山场林区含杜集区10.37平方公里、烈山区17.33平方公里的省生态红线区。

2. 基本特征

生态涵养区生态重要性较高,承担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和城乡饮用水源保护作用,生物类型多样、旅游资源丰富。区内生态环境脆弱且敏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低。


(二)功能定位、发展方向和管制原则

1. 功能定位

生态涵养区的功能定位:提供优质生态产品的重要生态屏障;重要的城乡饮用水源地、水源涵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点区;全市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示范区。

2. 发展方向

——大力发展绿色生态产业。处理好生态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坚持发展与保护相互促进。立足区域资源优势,着力构建以“高效低碳、绿色环保”为主要标志的现代生态产业体系。充分利用中央湖廊湿地生境、历史文化等资源,重点开发以健康、休闲、度假、水上运动、文化体验等为特色的旅游产业。依托东部沿山特色优质水果种植带,大力发展果林经济和农业节会经济。以浍河等流域改造为核心,优化古运河遗址和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等高品质旅游资源,打造沿河生态文化旅游走廊。真正实现“有风景的地区就有新经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推进中央湖带建设。积极争取国家资金和政策支持,加快实施湿地水体修复、塌陷区滨湖带植被修复、湿地生态景观营造等保护与修复工程,全力打造采煤塌陷区生态涵养与恢复利用示范城市。依托自然湖带,开展水文连通工程,实现湿地公园水域与龙岱河、王引河等水文联接,优化内湖水质,拓展湿地面积。不断完善游园交通工程、管理设施工程和基础配套设施工程建设,提升湿地公园功能品质,着力打造集水上娱乐、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大型湿地生态景区和湿地科普教育、科研监测基地。全面推行湖长制,落实管护责任主体。严禁湿地生态破坏活动,控制沿岸污染源,限制污水排放。

——加强自然山林带保护。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抓手,加强森林资源培育,增加森林蓄积量,提升森林碳汇能力。加大封山育林力度,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高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能力。积极开展废弃矿山和采石场综合整治,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加快实施石质山场森林多目标经营工程,对石山、废弃矿山等绿化空白区域,通过推广优良乡土树种和特色造林技术造林;对已绿化的缺株断带、树种单一、防护功能较差的林带,进行补绿扩带、优化调整或更新改造。持续推进森林公园、自然风景保护区建设,着力打造国家森林公园、区域性休闲旅游胜地。

——加大河流绿廊生态建设。贯彻落实省《关于全面打造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安徽)经济带的实施意见》《关于全面打造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淮河(安徽)生态经济带实施意见》,紧紧围绕水更清、岸更绿、产业优三大目标,着力构筑流域生态防线。以改善浍河、沱河、萧濉新河生态环境质量为重点,推进城市水系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以及水功能区达标建设。实施河流两侧林木绿化工程,拓展流域生态空间,增加水体沿岸林木绿化率。全面推行河长制,加强河流水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控。

3. 管制原则

——控制开发。控制开发强度,对各类开发活动进行严格管理,在不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相对完整性前提下,坚持点状开发,合理控制景区内旅游设施建设规模。对水土流失严重、生态脆弱地区,要限制或禁止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生产建设活动。

——生态优先。保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加大生态修复力度,扩大生态空间,严格保护生态环境。生态涵养区内禁止新建与生态保护相抵触的开发项目,逐步淘汰迁出与生态保护相抵触项目。


七、禁止开发区

(一)区域概况

1. 空间分布

全市共有禁止开发区23个,包括国家级、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个,省级森林公园1个、省级以上湿地公园2个,重要饮用水源地(备用水源地)2个。其中,省级森林公园、省级以上湿地公园含相山区5.6平方公里、濉溪县0.33平方公里的省生态红线区。

2. 基本特征

禁止开发区生态重要性和生态脆弱性极高,生物多样性丰富,提供的生态产品极度重要,是保护区域生态环境、维系城乡居民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载体。禁止开发区各人文和自然景观遭到破坏后修复周期较长或无法修复。具有较强的自然、文化遗产传承性和自然、人文景观观赏性。


(二)功能定位与分类管制

1. 功能定位

承担保障生态安全和文化资源的重要功能,是自然文化资源的重要保护地,是维护淮北生态安全、保护淮北文化遗产、保护淮北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核心区域和关键区域。

2. 分类管制

按照依法管理、强制保护的原则,实施严格的分类管制措施。保持环境质量的自然本底状况,恢复和维护区域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保持生态环境质量、生物多样性状况和珍稀物种的自然繁衍,保障未来可持续生存发展空间。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安徽省建设工程文物保护规定》等法律和规章进行保护。重点保护遗产在艺术、历史、社会和科学等方面的特殊价值,最大限度维护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森林公园。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公园管理办法》《国家级森林公园管理办法》《安徽省森林公园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进行管理。园区建设要以不破坏自然景观为准则,封山育林,提高森林覆盖率和林地质量,确保植物培育和生物多样性。禁止在森林公园内及可能对森林公园造成影响的周边地区乱采滥伐、毁林开荒以及采石、采砂、采土等行为。不得随意占用森林公园,建设旅游设施及其他基础设施等必须符合森林公园规划。适度发展森林生态旅游、生态农业等生态产业。

——重要湿地(公园)。按照《湿地保护管理规定》《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办法》《安徽省湿地保护条例》《安徽省湿地公园管理办法》等规章进行管理。根据保护优先、统一规划、科学恢复、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加强湿地保护和湿地水体环境治理,加快生态系统修复和生态功能恢复。禁止破坏湿地生态功能的行为。防洪、抗旱、水系治理等涉及湿地的工程应当兼顾湿地生态功能,最大限度地减少采用影响湿地生态功能的工程措施。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合理控制养殖规模、品种,减少围网养殖,保护湿地生态环境。在不破坏湿地原有生态功能的前提下,引导、扶持湿地周边区域居民科学利用湿地资源,发展生态产业。湿地保护范围内建筑物、构筑物不再使用的,原使用单位或者个人应当按照规定进行生态修复。工程建设、土地开发应当不占或者少占湿地。

——重要饮用水源地(备用水源地)。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安徽省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条例》《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淮北市水资源管理办法》《淮北市岩溶地下水开采管理暂行规定》等法律和规章进行管理。严格保证饮用水安全,严厉打击污染饮用水水源、破坏饮用水水源保护设施的行为。除供水管网等必要基础设施的建设外,禁止一切对饮用水水源地产生破坏的开发活动。


八、县区主体功能区规划

(一)濉溪县

1. 区域概况

濉溪县土地面积1982平方公里,2017年末总人口104.4万人,分别占全市的72.31%和46.86%。全县辖11个镇及安徽濉溪经济开发区(濉溪芜湖现代产业园、安徽淮北新型煤化工合成材料基地),其中濉溪镇、韩村镇、双堆集镇、百善镇和安徽濉溪经济开发区(濉溪芜湖现代产业园、安徽淮北新型煤化工合成材料基地)为新型城镇化工业化集聚发展区,刘桥镇、临涣镇、五沟镇、铁佛镇、南坪镇、孙疃镇、四铺镇等7个镇为现代农业发展区。

2. 功能定位

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铝基、碳基新材料产业基地,现代农业发展示范区,淮北市文化旅游和休闲旅游服务基地。

3. 发展重点

——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优化产品结构,延伸拓展产业链,加快发展铝基新材料、碳基新材料、装备制造、绿色食品等优势主导产业。紧密对接省、市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和政策,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运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和现代管理技术改造提升煤炭及矿产采选、煤化工等传统产业,推动传统产业加快向产品研发、设计、营销等附加值高的产业链环节延伸。引导工业园区向专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打造园区产业集群。支持安徽濉溪经济开发区(濉溪芜湖现代产业园、安徽淮北新型煤化工合成材料基地)争创国家级经济开发区,打造成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平台。通过股权转让、“腾笼换鸟”等方式,逐步盘活闲置资产,实现多种信息资源共享,更好地发挥园区产业服务功能。

——努力打造现代农业发展示范区。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开展中低产田改造、土地整理等工程,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争创国家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示范县。推进产学研结合、育繁推一体化,打造全省良种生产大县和国家优势农作物制种基地。全面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扩面升级,高质量建设百善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和五铺农场生态循环农业科普示范园,争创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和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现代农业生态旅游庄园。推进“一村一品”工程,培育花卉、西瓜、食用菌等特色种植专业村,打造高效瓜菜产业样板示范基地。引导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开展专业化、集约化生产,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土地、股份和信用合作,大力培育省级示范家庭农场和专业合作社。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以现代物流、现代商贸、电子商务、文化旅游为重点,推动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进一步优化现代物流布局,大力发展智慧物流配送,重点推进安徽濉溪经济开发区、百善农产品物流园区、濉芜产业园物流中心和物流园等项目及农村物流配送中心建设,形成连接城乡、联动周边、辐射邻省、融入全国的物流网络。规划建设主城商业综合体、河西商业综合体、安徽濉溪经济开发区商业综合体,围绕农副产品、工业消费品、生产资料和特种商品市场,打造省级服务业集聚区。加快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培育和发展电商主体,壮大电商产业规模,推动一二三产、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打造县域经济发展新引擎。依托“千年运河、千年口子、千年古镇”等文化资源,谋划实施一批旅游产业项目,打造精品旅游线路,推进全域旅游发展。

——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优化城镇布局。加快推进老城区改造,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老城区承载能力,精心打造特色文化街区、商业街区。高标准建设南部次中心,打造县域经济发展新引擎。积极推进双堆集中心镇新城规划建设。加快建设浍河产业集聚发展带,带动两岸经济起飞和社会发展。坚持“镇当城建”,推进集镇基础设施改造升级,增强公共服务和居住功能,依托优势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引导有市场、有效益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集聚,提高集镇吸纳农村转移人口的能力。支持刘桥、百善、临涣等镇依托凤栖湖湿地公园、柳孜大运河遗址、红色和茶馆等文化资源优势,打造特色小镇。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大力开展采煤沉陷区的综合治理。深入实施《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工程实施方案》,遵循“统一规划,综合治理,先搬后采,土地置换,依法补偿,保障应急,整合资金配套政策,项目推进,明确责任”的总体思路,充分利用国家及省级有关支持政策和资金,着力实施居民避险搬迁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工程、生态环境修复工程和接续替代产业平台建设工程。通过实施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工程,使矿山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治理恢复,土地整治取得明显效果,发展接续替代产业,提供劳动就业岗位,确保沉陷区居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活有保障,经济社会接续健康发展。完善居民安置区配套设施,改善居民生活条件,积极发展铝基新材料、新能源等接替产业,大量增加人口就业。

3. 保护重点

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强面源污染防控。推进萧濉新河、沱河、乾隆湖、凤栖湖“两河两湖”生态保护和修复,打造“水清、河畅、岸绿、景美”佳境。加大对临涣城址、隋唐大运河柳孜码头遗址、淮海战役总前委和华东野战军指挥部旧址、古城汉墓等重点文物的保护工作。


(二)相山区

1. 区域概况

相山区土地面积141平方公里,2017年末总人口50.2万人,分别占全市的5.14%和22.53%。全区辖9个镇(街道)及安徽淮北相山经济开发区一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其中渠沟镇、曲阳街道、东街道、西街道、南黎街道、东山街道、任圩街道、三堤口街道、相南街道等9个镇(街道)和安徽淮北相山经济开发区为新型城镇化工业化集聚发展区。

2. 功能定位

国家级绿色食品产业基地,皖北地区现代商贸中心,现代服务业强区,国家级智慧城区和国家级山水生态城区。

3. 发展重点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工业设计、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休闲旅游、健康养老等生活性服务业,全力推动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加快推进隋唐运河古镇、黄里风景区、南翔云集文化特色街区等重大旅游文化产业项目建设,打造城市旅游亮点,全力争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围绕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加速“互联网+”向经济社会各领域渗透。加快实施国购云服务智慧产业园、中农批淮北大市场、华邦国际等重点商贸项目建设,推动传统商贸服务业向高端化、高附加值、高带动性方向发展。

——做大做强绿色食品产业。依托农产品资源优势,拓展延伸产业链,提高产业附加值,积极发展食品包装、食品物流等配套产业,加快发展壮大食品产业集群,努力打造以食品加工业为先导、以三次产业联动发展为特色的食品加工全产业链,建设成为国家级绿色食品产业基地。依托安徽淮北相山经济开发区,建设绿色食品产业集聚发展基地,优化整合资源与要素,完善延伸产业链,全力打造大健康产业硅谷,大力发展绿色食品、生物科技、信息技术等三大主导产业。

——打造新型城镇化示范区。以老工业区搬迁改造为契机,努力打造高端商务服务业发展示范区,建设成为区域性高端智力服务综合区。全面实施“两治三改”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棚户区、城中村、老旧住宅小区和老商业中心改造,提升城市环境品质。实施交通畅通工程,完善城区路网,改造提升老城区人居环境。强化产业支撑,推进产城一体化,加快建设凤凰新区。大力推进东片区湿地、中片区人文文化、西片区农业生态区建设,持续改善人居环境。深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放开建制镇落户限制,促进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资产收益分配权逐步落实,就业、住房、义务教育、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并轨统筹,引导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城区现有业态综合提升,有计划有步骤的分批治理现有洗车、餐饮、小商品、食品街等低端散布无序的现状,逐步达到整洁、有序、布局科学合理,经营规范有序,符合现代城市理念的状态。

——加快推动“智慧相山”建设。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改进公共服务模式和提供方式,提升信息便民利民和公平普惠水平。推动信息化社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居民提供户籍护照、学校教育、医疗卫生、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残疾人康复、土地房产、消费维权、法律援助等服务。建设电子政务平台,推进行政权力网上运行,促进政府治理方式高度信息化。

——加快推进现代农业融合发展。依托国家级凤凰山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辐射周边区域,带动规模种植、标准化养殖、休闲农业等全产业、多业态的农业产业融合发展,构建一核(相山区经济开发区)、一镇(渠沟镇)、一区(黄里风景区)的空间布局。实施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提升黄桃、芦笋等设施果蔬种植水平,加速推进黄里笆斗杏标准化、规模化种植。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创建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大力发展现代近郊农业,突出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大力培育“三品一标”农产品。加快建设芳香小镇,提升芳香产业发展水平,扩大芳香基地规模,积极申报省级特色小镇。

4. 保护重点

扩大生态空间,建设绿金湖(中湖)湿地公园、相山森林公园等生态绿核。推进黑臭水体整治,重点治理相阳沟等河道。加快城区河湖等滨水沿线带状绿地和绿道建设,强化城市绿网连接线功能,形成完善的城市绿地系统。大力实施森林增长工程和“三线三边”绿化提升行动。大力推进工业污染防治。持续实施“蓝天保卫行动”,突出抓好道路扬尘、燃煤锅炉、餐饮油烟等重点污染源治理。严格保护生活饮用水源地生态环境,积极推进城镇水污染治理、大气污染治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严控城镇污染源。


(三)杜集区

1. 区域概况

杜集区土地面积233平方公里,2017年末总人口33.9万人,分别占全市的8.5%和15.22%。全区辖5个镇(街道)及安徽淮北杜集经济开发区一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其中高岳街道、矿山集街道、朔里镇、段园镇、石台镇等5个镇(街道)和安徽淮北杜集经济开发区为新型城镇化工业化集聚发展区。

2. 功能定位

国家级高端装备制造特色产业基地,新兴产业基地,高铁商务等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产城融合示范区。

3. 发展重点

——打造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基地。按照总量扩大、结构优化、产业升级的要求,加快推动“杜集制造”向“杜集创造”转变。突出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精品化和服务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区。依托“国家火炬高端矿山装备特色产业基地”“中国矿山装备制造基地”“安徽省矿山机械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安徽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等园区品牌优势,积极引进一批智能制造企业及项目,发展高端成套矿机装备,不断向现代农业装备、数控化高端装备、环保设备等高端装备制造方向拓展,打造国家级高端装备制造特色产业基地。深化园区体制机制改革,整合优质资源,开展园区合作共建。继续推进“腾笼换鸟”和僵尸企业出清,充分发挥园区在经济建设中的主战场作用,切实提升吸引力、培育内生力、厚植创造力。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补齐短板,培育动能,顺应消费结构加快升级的趋势,全面做好产业体系的加法和创新发展业态的乘法,促进服务业提质增效。加快建设跨境电商产业园、智汇电商产业园等项目,大力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扩大消费、兴旺市场。依托淮北北站,发挥高铁优势,规划建设高铁枢纽商务区,打造高铁新区物流园。依托东湖、朔西湖、东山等山水生态和颛孙子张、东方朔等深厚历史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及运动休闲养生相融合的现代旅游产业,形成以郊野公园和健康小镇为龙头,带动南山长寿文化旅游、高岳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石台口子工业旅游、朔里名人文化旅游、段园大庄葡萄文化旅游。推进高岳商业街、石台商业街、朔里农贸市场、纵楼大市场升级改造,全面提升生活性居民服务业。坚持市场化运作,办好段园葡萄采摘节、群众文化艺术节、长寿南山文化旅游季等活动。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高岳现代农业示范区核心区提升工程建设,统筹做好项目扶持和基础设施配套,加大科技成果转化,着力打造省级现代农业众创空间。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放大“劝耕贷”试点效应,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瞄准高端水果市场,建设精品果园,发展绿色优质产品,打造知名品牌,在石台、矿山集等沿山地带,打造特色优质水果种植带。推进农业与旅游、休闲、体验、健康、文化等有机融合,使其功能叠加、价值附加、收入增加。按照做大总量、培育品牌、集群发展的方向,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向精深加工转型升级。加快构建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立体式复合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坚持规划引领,优化空间布局,注重留白、留绿、留旧、留文,彰显“山水相依、水城交融”的生态特色。抓住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徐州发展机遇,建设淮徐快速通道,深化基础设施、产业布局、要素市场等方面合作,等高对接、促进共建,推动整体融合、功能互补、错位发展。依托淮北北站,以龙山北路为轴,积极发展科技研发、健康养老、休闲旅游等产业,辐射带动高铁新区提档升级,全面推动“北部郊区”向“高铁新区”转变。加强棚户区改造力度,推进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改造提升城镇中心街区,完善城镇中心区路网、水网、绿网等配套设施,增强城镇辐射能力,推进人口集聚。高标准规划建设段园葡萄小镇、高岳缤纷小镇,力争列入省第二批特色小镇。巩固美丽乡村建设成果,扩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镇覆盖面,培育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4. 保护重点

加强水环境治理。调整产业结构,减少水污染物的排放。加强流域水污染防治,重点实施黑臭河环境综合治理,全面改善水环境质量。推进北部污水支管网建设,加快龙岱河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强化大气污染治理。强化工业源废气污染物综合治理,实施高污染燃料、禁燃区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替代。严格控制交通源、城市扬尘、煤仓粉尘、民用生活源及其它废气污染物的排放,重点加强细颗粒物和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控制。加大东湖湿地保护和综合治理力度,加快推进周边绿化造林、环湖生态保护、基础设施和旅游开发工程项目实施。绿化花鼓山、二泉山、双顶山、南山、北山等山场。加强采煤沉陷区的生态建设与修复。持续开展环境综合治理。加强农业面源综合治理。


(四)烈山区

1. 区域概况

烈山区土地面积385平方公里,2017年末总人口34.2万人,分别占全市的14.05%和15.4%。全区辖7个镇(街道)及安徽淮北烈山经济开发区一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其中杨庄街道、临海童街道、百善街道、任楼街道、宋疃镇、古饶镇、烈山镇等7个镇(街道)和安徽淮北烈山经济开发区为新型城镇化工业化集聚发展区。

2. 功能定位

全省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绿金科创大走廊腹地,现代物流产业和全域旅游示范区。

3. 发展重点

——加快新型工业化建设。谋划工业产业发展布局,制定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政策措施,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按照集群发展、绿色集约、产城融合的发展模式,注重发挥比较优势,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打造特色产业集群,将安徽淮北烈山经济开发区建成以电子及机械、绿色建材家居、商贸物流、高新技术产业等为主导的省级经济开发区。把握电子信息产业跨界融合的发展趋势,顺应国内电子信息产业布局向中西部转移的趋势,以提升创新能力、深化产业融合为主线,强化技术支撑,引进培育骨干企业,以点带面、龙头带动,发展壮大电子信息产业版块,打造具有品牌影响力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依托青龙山产业园,发展电子信息、现代商贸物流等新兴产业。依托“园中园”发展绿色建材家居、高端制造等现代工业。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发展商贸流通业,推动传化智联淮北城市物流中心、青龙山现代物流园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支持跨境电商平台发展。整合商企业,促进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发展,优化电商进农村“邮乐购物点”布局,畅通“快递下乡”工程。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推进国购汽车文化园、文创园建设。整合自然山水、民俗文化、生态农业等特色优势,精心策划包装和招商推介旅游项目,依托四季榴园、金泰莱生态园等旅游基地,积极筹办文化旅游节会,扩大环化家湖自行车越野赛影响力,促进旅游业提质增效。

——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立足发展基础,优化空间布局,形成北部综合服务业区、东部山水旅游生态区、中部新型工业区和南部现代农业示范区“四大板块”发展新格局,持续改善人居环境。抢抓绿金科创大走廊建设机遇,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完善新城区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力促东部新城尽快形成人口集聚效应,打造城市转向的新标杆。抢抓政策机遇,加快棚户区改造步伐,持续开展老旧小区、交通秩序、“三线三边”、环境秩序、河道清洁五大常态化治理,提升文明城市内涵。

——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区。以四季榴园龙头景区带动全域旅游发展,高标准规划石榴特色小镇,建设石榴大市场,加快“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打造苏鲁豫皖地区休闲养生度假旅游目的地。加强与国内外知名旅游投资机构合资合作,重点发展化家湖养生休闲度假区,推进文化宗教体验、休闲度假区,呼应南湖、四季榴园等景区建设,打造高标准休闲服务、自然山水、宗教体验风景区,提升烈山生态文化旅游知名度,构建淮北市山水休闲旅游核心区,建设文化旅游休闲基地。发展农家乐、观光采摘园,依托万亩苹果基地、黄营灵枣基地,打造乡村休闲一日游。积极组织宋疃七彩小镇、古饶荷香小镇申报省级特色小镇,推动七彩和村、古饶金泰莱生态园3A级景区申报。

——加快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全力推进沿东外环、马闸路都市休闲观光农业轴和古饶现代农业示范区、烈山镇榴园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为主的“一轴两区”示范农业建设。依托重大农业龙头项目,深入推进农业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建设,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建设榴园、古饶现代农业示范区。拓展农业产业链条,推进“互联网+石榴、苹果、灵枣”,促进农村电商和农产品品牌化高速发展。推进“河长制”建设,逐步实现“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目标。探索建立区、镇、村三级“林长”体系,促进“山更青,权更活,民更富”的林业可持续发展,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古饶镇省级森林城镇和黄桥村等省级森林村庄。拓展农业的多种功能,打造一批吃、住、行、娱、乐、购、生态、文化一体的休闲农庄、采摘乐园、体验中心,发展休闲观光农业。

4. 保护重点

强化水污染防治,推进污水支线管网建设,对接主干管网。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做好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全过程综合治理。强化环境综合治理,实施梧桐中路、迎宾路、沱河东路等治理工程。保护和恢复湿地与河湖生态系统。切实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依法取缔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违法建设项目和活动。加强采煤沉陷区的生态建设与修复。加强东部石质山场造林绿化。


(五)安徽淮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 区域概况

安徽淮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包含淮北市经济开发区新区、老区和龙湖工业园),规划面积44.08平方公里,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集聚区。

2. 规划定位

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基地,全市产业集聚示范区、对外开放新高地、产城一体的新城区、体制机制创新的先行区。

3. 发展指引

——加快产业优化升级。重点发展新材料(陶铝)及其装备制造、新能源、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和大健康、现代纺织服装等产业。以龙湖工业园为核心,推动陶铝新材料及其装备制造产业军民融合,积极创建国家、省级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基地。围绕锂电池、光伏组配件以及新能源原材料等领域,加快引进国内行业龙头企业,推动新能源产业集聚。围绕智能终端、核心电子元器件、新型电子材料等领域,加快拓展和延伸电子信息产业及上下游相关配套产业链,推动电子信息产业向高端发展。瞄准中医药和健康服务,加快中药配方颗粒全产业链发展,推进金蟾生物医药现代工业园建设,打造国内一流的抗肿瘤中药和中药配方颗粒基地。以华孚时尚龙头企业为引领,全力打造产品高度集聚、凸显纺织服装全产业链优势和价值的华孚绿尚纺织服装小镇,做大做强纺织服装产业。

——打造创新创业引领区。集中力量和资源,做大做强做优,努力将高新区建设成为我市产业创新的引领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集聚区、高水平营商环境的示范区、开放型经济和体制创新的先行区。积极打造高端创新平台,推进市高新区科创中心和新区企业孵化器建设,鼓励企业与高校院所、科研机构开展合作,共建产品研发机构、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创新载体。加快建立“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的全链条孵化服务体系和创业指导服务中心,为各类市场主体、创客提供成果转化、投融资对接、商业模式构建、团队融合等全方位创新创业服务。大力实施园区科技提升计划,对园区企业建库立档、分类帮扶,培育壮大一批具有较高创新水平和持续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加快创新资源要素集聚,加大高端创新创业人才和团队的引进力度。建立多层次金融服务保障体系,引导社会资本支持各类创新主体的发展。

——推动产城融合发展。加快推进园区产城一体化进程,优化产业功能、城市功能、生态功能布局,坚持适度超前,统筹规划建设园区基础设施和商务、休闲、居住等城市功能配套,完善教育、医疗、文化、体育、失地农民安置等公共服务设施,不断提高配套服务能力、人口承载能力、辐射带动能力,打造宜居宜业的现代化高新区。加快二、三产融合发展,促进金融服务、研发设计、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向园区集聚。积极推进绿色、环保、生态园区建设,提升项目准入环境标准,鼓励企业节能减排与环境治理,营造水体洁净、空气清新、土壤安全的绿色园区。

4. 保护重点

加强水污染治理。推进开发区工业废水集中处理,削减工业排污量,采取控源截污、垃圾清理、清淤疏浚、生态修复等措施。加强工业废气治理。加强清洁能源替代,加强工业重点污染源监控能力建设,完善区域大气污染防治联防联控机制,加大空气污染物监测力度,建立预警体系。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改善产业结构,发展清洁能源,推进节能降耗,倡导绿色低碳发展。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加快工业园区的改造提升,推进土地二次开发,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效益,加强开发区内生态用地保护。


九、政策保障

严格落实国家和省有关主体功能区的各项政策,全面贯彻市《关于完善主体功能区战略和制度的实施意见》,深入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主体功能区战略格局精准落地,健全不同主体功能区差异化协同发展长效机制,构建形成高效协调可持续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一)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和生态补偿机制

——建立与主体功能区定位相结合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加大对现代农业发展区和生态涵养区的一般性转移支付力度,探索实施市级均衡性转移支付,完善专项转移支付制度。全面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全面增强各功能区公共管理、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和落实各项民生政策的能力,确保不因主体功能的差异而拉大各区域在基本公共服务上的差距。建立全市统一的基本公共服务指标体系、设施配套标准和各功能区推进计划,按照现行的支付主体和责任,结合自身财力的增长变化,统筹落实资金。

——完善生态补偿转移支付办法。科学设置生态指标考核体系,将财政对生态涵养区的补偿与其生态保护成效挂钩。结合最严格的水资源生态管理体制,以水资源生态补偿为突破口,引导和鼓励开发地区与生态保护地区,流域上游地区与下游地区之间通过自愿协商建立横向生态补偿关系,采取资金补助、对口协作、产业转移、人才培训、共建园区等方式实施横向生态补偿。加大生态补偿投入力度,提高生态补偿资金使用效益,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在现阶段生态补偿机制建立过程中的主导地位,逐步加大财政补助资金的投入力度。


(二)优化投资方向和管理制度

——优化调整政府投资方向。重点支持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发展载体,交通、能源、水利、环保等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在现代农业发展区和生态涵养区,主要支持农田水利、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农业面源污染、生态修复与环境保护、城乡公共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等建设以及与主体功能相适宜的产业建设。在禁止开发区,重点支持保护区基本设施维护和生态移民等。

——积极鼓励外资和民间资本调整投资方向。以主体功能区内相关企业为主体,出资设立风险池,为按照主体功能定位进行投资的民间投资行为提供必要的担保。在新型城镇化工业化集聚发展区,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明确禁止准入的行业和领域,重点引导其进入工业园区建设、现代产业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等领域。在现代农业发展区和生态涵养区,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建设、公共社会事业、生态产业发展、农业现代化建设等方面。按照各区主体功能定位引导商业银行投资,鼓励向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项目提供贷款。

——建立符合主体功能区要求的投资管理制度。根据项目类别实行差别化管理,对各主体功能区中国家及省、市鼓励类以外的投资项目实行更加严格的投资管理,禁止限制类的新建项目投资,投资管理部门不予审批、核准或备案,对鼓励类的投资项目应简化报批程序和手续。


(三)构建完善的市场准入与退出制度

——编制产业发展引导目录。明确不同主体功能区鼓励、限制和禁止的产业。在新型城镇化工业化集聚发展区内,商贸金融、高端制造、科技服务等附加值高、知识密集、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产业列为鼓励类,环境影响较大、土地利用效率低的产业为限制类,涉及高污染、高耗能的产业列为禁止类。在现代农业发展区和生态涵养区内,现代农业、生态旅游等项目列为鼓励类,对环境和农业生产有可能造成较大影响的产业列为限制类,对空气、水资源等生态环境有较大污染和消耗的产业列为禁止类。

——实行市场准入制度。按照产业发展引导目录,对不同主体功能区的项目实行不同的占地、耗能、耗水、资源回收率、资源综合利用率、工艺装备、“三废”排放和生态保护等强制性标准。编制专项规划、布局重大项目,必须符合各区域的主体功能定位,重大制造业项目原则上应布局在新型城镇化工业化集聚发展区域。

——建立市场退出与淘汰机制。对现代农业发展区域和生态涵养区域内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现有产业,要通过设备折旧补贴、设备贷款担保、迁移补贴、土地置换等手段,促进产业跨区域转移。


(四)实施差别化土地利用管理政策

——新型城镇化工业化集聚发展区土地利用政策。在新型城镇化工业化集聚发展区,适当扩大建设用地供应规模,优先保障基础设施、重点民生和重点产业项目用地。强化土地用途管理,引导工业进园区集聚,优先安排自主创新能力强、易于形成产业链的项目用地。

——现代农业发展区和生态涵养区土地利用政策。在现代农业发展区和生态涵养区,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重点保障村镇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执行严格的土地用途管理,严禁改变生态用地用途,严禁自然文化资源保护区土地的开发建设。确保耕地数量和质量。加大生态用地比重,适度增加城市居住用地,逐步减少农村居住用地。

——实行城乡之间用地增减挂钩的政策。城镇建设用地的增加规模要与本地区农村建设用地的减少规模挂钩。实行存量增量间挂钩的政策,完善用地项目审核和评估机制,将增量土地供给和存量用地水平挂钩。

——推进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工作。对城镇空间腾退置换出的工矿建设用地,鼓励开展土地复垦整治,符合条件的转化为农业空间或生态空间。


(五)优化人口落户政策

——新型城镇化工业化集聚发展区人口落户政策。在新型城镇化工业化集聚发展区,加强人口集聚和吸纳能力建设,全面放开落户限制。把吸纳农村人口和外地人口进入城市居住和就业与城市建设用地增加及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增加挂钩,降低迁入人口居住和就业成本。吸引在城市有稳定职业和住所的流动人口实现本地化,并引导区域内人口均衡分布。

——改革户籍管理制度。按照“属地化管理、市民化服务”的原则,鼓励城市化地区将流动人口纳入居住地教育、就业、医疗、社会保障、人口、住房保障体系,切实保障流动人口与本地人口享有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和同等的权益。建立统一的人口信息发布制度。


(六)实施差别化环境管理政策

——新型城镇化工业化集聚发展区环境管理政策。在新型城镇化工业化集聚发展区,深化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加强新建项目和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风险管理,加大环境保护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扩大覆盖范围,提高污染物排放标准,做到增产减污或增产不增污。

——现代农业发展区和生态涵养区环境管理政策。在现代农业发展区和生态涵养区,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监管,严格执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标准,通过依法治理、限制或关闭污染物排放企业等手段,实现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下降。通过强化农业投入品监管、试点农业生态补偿、启动农产品禁止生产区划分和分级管理制度等,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禁止开发区环境管理政策。在禁止开发区,进一步优化保护区管理体制机制,严控各类开发建设活动,依法关闭或迁出所有污染物排放企业,确保污染物“零排放”。对实行关、停、并、转的企业,市、县财政可按照行业划分的企业规模进行适当补助。

——严格环境准入标准。参照国内先进经验,根据区域环境容量构建各主体功能区环境准入标准。新型城镇化工业化集聚发展区要严格执行国家和省级标准,并逐步提高产业准入环境标准,现代农业发展区要按照保护和恢复地力的要求设置产业准入环境标准,生态涵养区按照生态功能优先原则设置产业准入环境标准,禁止开发区要按照强制保护原则设置产业准入环境标准。

——制定分区域差别化的排污许可制度。积极推进排污权制度改革和市场交易试点,实行排污权有偿使用,进行排污权交易,鼓励新建项目通过排污权交易获得排污权。新型城镇化工业化集聚发展区在总量控制基础上,有计划发放排污许可证,合理分配污染物排放总量,现代农业发展区和生态涵养区从严控制排污许可证发放,禁止开发区不得发放排污许可证。


(七)严守生态保护红线

——贯彻落实《安徽省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案》。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实现一条红线管控重要生态空间,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提升全市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确保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

——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长效机制。贯彻落实市《关于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建立手段完备、数据共享、实时高效、管控有力、多方协同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长效机制。有效规范空间开发秩序,合理控制空间开发强度,切实将各类开发活动限制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之内。


十、规划实施

(一)构建“多规合一”协调机制

以各级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和依据,对现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学校布局规划、生态环保规划以及产业发展规划等相关规划进行必要的调整完善,加强各规划与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衔接和融合。协调各部门规划立项、规划编制、规划审查及实施管理中出现的矛盾,制订一套部门间协作的管理流程,形成协调消除“多规”矛盾的原则和方法,并借助信息化的新手段、新方法,依托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将主体功能区规划落实到具体的宗地,统筹其他各类空间规划,实现“多规合一”。


(二)实施差异化绩效考核评价机制

按照不同主体功能定位,实行差异化的绩效考核评价机制。对重点开发区实施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与质量并重、集约化发展优先的绩效考核评价机制,重点考核地区生产总值、吸纳人口、财政收入、要素集聚程度、城镇用地产出效率、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状况等方面指标;对农产品主产区实施农业发展优先和提高农产品保障能力的绩效考核评价机制,重点考核农业空间规模质量、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产业准入负面清单执行、农民收入、耕地质量、土壤环境治理等方面指标。


(三)市级人民政府及市直有关部门职责

市级各职能部门要根据本规划要求,加强领导,明确分工,落实责任,研究出台相关配套政策措施,切实组织规划实施。

——市人民政府。负责本规划实施的组织协调,根据本规划制定全市发展战略。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随机构改革的推进,其相关职责由市主体功能区规划主管部门负责推进)。配合市政府组织协调实施本规划,负责监督检查本规划落实情况,指导县(市)区、开发区制定落实本级行政区域在国家、省级和市级层面主体功能区中的主体功能定位和相关的各项政策措施。对本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跟踪分析,及时发现规划实施中出现的问题,采取相应措施纠正偏差,对规划进行修编。会同有关部门制定适应主体功能区发展要求的投资和产业政策。

——市委组织部。负责建立有利于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

——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负责制定适应主体功能区要求的工业发展和信息化建设政策。落实有关主体功能区的工业发展政策,配合省探索建立节能量有偿使用的市场机制。

——市农业委员会。负责编制全市农业功能区规划。制定并组织实施适应主体功能区要求的农业政策。

——市城乡规划局。负责制定城市发展战略规划,按照本规划要求,编制或修改城市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牵头开展“多规合一”工作。指导各地按照本规划编制城乡规划。

——市财政局。负责按照国家、省有关财政政策的原则和方向改革财政体制。负责制定适应主体功能区要求的财政政策,研究实施主体功能区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探索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市国土资源局。制定适应主体功能区要求的土地政策。负责监督检查本规划确定的各地区开发强度的落实情况。负责牵头研究制定主体功能区域土地投资强度指引。

——市水务局。负责编制全市水资源综合规划;负责制定适应主体功能区要求的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保护及管理政策;会同有关部门进行水资源生态补偿的调水量测算和评估。

——市商务局。负责制定适应主体功能区要求的商业发展、政策,分类指导商业布局和商务设施建设。

——市环境保护局。负责组织编制全市环境功能区规划。负责落实适应主体功能区要求的环境政策。协调、监督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和重要水体等的环境保护工作。

——市城乡建设委员会。按照本规划要求,研究制定、组织实施全市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方针、政策、发展战略。加强对风景名胜区的规划、建设、管理工作。

——市教育局。负责制定科学合理的中小学布局和学前教育(幼儿园)布局规划实施方案。

——其他各有关部门。依据本规划,根据需要组织编制相关领域专项规划、制定相关政策。


(四)县区人民政府、市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职责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市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根据本规划提出的各功能区域功能定位、主要任务和政策导向,制定落实方案,切实组织规划实施。遵循国家、省和市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各项要求,完善规划编制、项目审批、土地管理、人口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工作制度。合理把握开发时序,区分近期、中期和远期,实施有序发展。


(五)镇级人民政府职责

各镇(街道)政府负责执行和完成县区政府分解的相关任务,接受上级政府对本镇(街道)主体功能区建设工作的领导和指导,具体执行和落实各项相关政策。

附录1 淮北市禁止开发区名录.docx
    附录2 淮北市主体功能区规划图.docx